自10月2日起因内地长假期「港股通」关闭,于昨日踏入第四个交易日,期内港股大市成交金额显著减少,其中在10月3和6日分别约1,348亿和1,213亿港元,远低于8月25日至9月26日期内五周的日均成交额同是高于3,000亿元的盛世。观乎昨日 (10月8日) 截至上午11:00成交额接近884亿元,已较10月3和6日同期约636亿和602亿元高出约四成,当时便不难看出港股交投在「港股通」重开前夕明显回升。不过于上午11:00恒指报26,714点,跌逾240点,见「价跌量增」形态,宜对后市走势有戒心。
港股通重开在即现沽压
诚如10月6日开市前发布市评文章时表示,去年长假后首个交易日 (2024年10月8日) 恒指跌逾2,100点,相信不少投资者现仍记忆犹新,故不排除港股交投较活跃是部分投资者提前部署使然。沽压增加配合「港股通」关闭欠资金承接,令恒指踏入三连跌,犹幸下午跌幅收窄,最终仅跌128点,收报26,829点,令日内曾失守的10天移动平均线,失而复得。然而昨日收市位仍较9月30日收报26,855点为低,意味着内地长假期间的港股升幅已全数蒸发,配合今日A股复市,港股走向不确定性增加。
数据源:阿思达克财经
守廿天线成为续升关键
昨日恒指在10天线上下摆动,初步反映已不是支持位的考虑点,目前较适合以恒指与20天线互动,来衡量4月初以来升浪会否被破坏。自4月25日起恒指普遍日子收高于此线,截至10月8日仅十八个交易日收于其下。在现时长逾五个月的升浪,最多是见连续四个交易日收低于20天线,为6月18至23日,而最近一次失守此线为9月4日,距今已超过一个月,故此未来一周若见一至两日恒指收低于20天线,仍不见得升浪已被破坏;但倘见连续三日或以上如此便要多加关注。
大型科技股走向启示大
另可留意是恒指收市位与20天线的差距有多大,期内收低时差距最大见于6月19日,当日恒指收报23,237点,较20天线于23,702点低逾460点,这亦是上述十八个交易日惟一较20天线收低超过300点的日子。现时20天线大概在26,500点水平,恒指高出约290点,倘见变为较此线低逾300点,便较现水平跌近600点,届时显然能确认今次港股升浪已被破坏。面对恒指三连跌,部分大型科技股如京东集团─SW (9618) 和快手 (1024) 跟随三连跌。若越来越多大型科技股如腾讯控股 (0700)、百度集团─SW (9888) 和阿里巴巴─W (9988) 等跌势持续,港股升浪被破坏风险亦会显著增加。
数据源:富途牛牛
现时消息面焦点继续落在美国联邦政府「停摆」事态发展,最理想情况是美国时间10月8日再次进行的参议院表决获得通过。目前大批联邦偏员持续被逼休假的问题渐见浮现,例如因停摆已持续第七日,美国空中交通大受影响,主要机场连续第二日出现航班延误及取消。据FlightAware数据,截至美国时间10月7日下午,约有3,200班美国航班延误。美股走势亦见不稳定,于10月7日三项主要股指齐跌,其中道指见二连跌,纳指于过去三个交易日亦跌了两日,不难看出若停摆持续,既不利美股走向,中港股市也将多一个借势调整诱因。
聂振邦(聂Sir)
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,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,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,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。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