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ab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.

September 25, 2025

【聶Sir市評】超強颱風來襲交投近三週低 探討9月初恆指升勢複製條件 (2025/09/25)

恆指面對9月18至23日連續四個交易日見「陰燭」,其中三日跌市,並於9月22和23日二連跌後,終在昨日 (9月24日) 見反彈。於低開85點,報26,073點,與全日低位26,057點 (見於港股開市首分鐘) 相若的情況下持續高走,上午收市位接近該交易時段內高位26,411點,報26,397點,上升238點,有望終止上述四個交易日弱勢。上午大市成交金額約1,509億港元,為9月8日以來同期最低。全日約2,783億元,更是9月4日以來最低。到底在香港處於十號颶風信號下執行「打風不停市」措施,是否無礙港股交投,大家可自行定奪。

超強颱風平均十年一遇

昨日凌晨2:40香港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(直至同日下午1:20),相對港股於上午9:30開市,相隔接近七小時前局方已知天氣非常惡劣。從1946年天文台有紀綠以來,至今踏入第八十年,僅發出過19次十號風球,包括今次的樺加沙。其中8次的級別達到「超強颱風」,樺加沙亦在其中。面對平均十年才一遇的「超強颱風」,堅持執行「打風不停市」措施,不禁要問該措施列有特殊情況下仍可能關閉市場的安排,到底「特殊情況」是指甚麼呢?難道平均十年才一遇的極度惡劣天氣,還不算是特殊嗎?

資料來源:香港01

極度惡劣天氣啟市思良

執行「打風不停市」措施意味著證券行要在惡劣天氣下開門營業,便必然有員工要冒著惡劣天氣上班。該措施至今實施剛好一年,業界於「8號風球」和「黑雨」情況上班已成常態。不過昨日並非只是惡劣天氣,而是面對極度惡劣天氣,若證券行堅持要員工上班,於理不合;若讓員工毋須上班,對於習慣用實體股票交收的年長客戶,證券行就無法提供相應服務,「打風不停市」對這些客戶變成形同虛設。故此在極度惡劣天氣下,港股繼續堅持「不停市」是否合情合理,絕對值得局方好好思良。

留意會否僅技術性反彈

轉看港股後市展望,認為暫時未許太樂觀,始終單日升市,並且升幅僅200餘點,對後市啟示性不大。即或不是有資金刻意營造極度惡劣天氣下升市的假象;也不能排除昨日升市屬技術性反彈。參考9月18日至今恆指介乎27,058至26,003點,波幅約1,050點,昨日最終收報26,518點,回到上述範圍略低於中位,反彈力度算是不俗。不過始終失地未見收復一半,並且誠然上述只是一日的升市,後市走向難測,希望今日恆指未見回吐。周三恆指失守10天移動平均線;周四下午2:40後才見企穩在此線上,成功失而復得。

資料來源:阿思達克財經網

回顧9月4和5日恆指與10天線互動也是如此,10天線失而復得,並於9月5至17日恆指出現升勢,再於9月18日高見27,058點,為2021年7月26日以來首度上破二萬七關口,創逾四年高。若以9月4和17日分別收於25,058和26,908點比較,不足兩週累升1,850點。惟應留意期內多達五個交易日大市成交額超過3,000億元,包括於9月18日超過4,000億元,錄得約4,133億元。證明目前能否再展升勢,必須關注大市成交額變化,倘見成交額未能重上3,000億元或以上,恆指將未具條件擺脫26,000至26,800點之間的整固格局。

聶振邦(聶Sir)
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