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股自4月8日以來出現的反彈行情,認為自5月13日起便告一段落,皆因以5月12和28日分別收報23,549和23,258點比較,累計回落逾290點,並從5月13日計起歷時十二個交易日,恆指有七個交易日見跌,佔比逾半,顯然由早前超過一個月的單邊升市,較為現約半個月的上落市。若撇除期內最高和最低收市位,餘下的介乎23,258至23,681點,相距423點,少於500點證明波幅偏小,亦意味著港股在最近約半個月缺乏方向。另可留意大市成交金額走勢同見變化,
4月8日至5月12日歷時廿一個交易曰,有七日成交額少於2,000億港元。
港股近期欠方向有跡可尋
至於5月13至28日,十二個交易日內有四日少於2,000億元,表面看來兩個時期較低成交額日子佔比同為1/3;但不能忽視4月8日至5月12日期間有復活節和內地五一黃金週因素,其中五日較低成交額見於黃金週前後,餘下十六個交易日只有兩日錄得較低成交額,佔比僅1/8,筆者由此推斷港股交投在近期上落市已產生變化。隨著季績期已到尾聲,加上早前中美彼此暫緩關稅,以及內地降準減息的消息均已消化,港股最近約半個月缺乏方向有跡可尋,亦令持觀望態度的投資者日增,港股交投回到少於2,000億港元的較不活躍水平情況日增。
港股繼續處於炒股不炒市
5月19日以來多次撰文時表示港股現為「炒股不炒市」形勢,早初指出資金流入醫藥股,繼而提到汽車股和消費類股份,同屬追落後類型。參考昨日 (5月28日) 升幅最大十隻藍籌股當中,見到百威亞太 (1876)、農夫山泉 (9633)、海底撈 (6862)、阿里健康 (0241)、蒙牛乳業 (2319) 和攜程集團─W (9961),升幅介乎4.14%至1.48%,佔十大已逾半,全是消費類股份,一方面反映「炒股不炒市」繼續;另一方面因著這等藍籌股於恆指權重較小,就算見升也未能拉動恆指上揚,所以昨日跌逾120點,可以理解。
資料來源:阿思達克財經網
大規模凍資後港股熱轉冷
這亦正好道出若非資金重新積極流入大型中資科技股,恆指短期難以擺脫目前的「上落市」格局。至於新股市場,隨著大型A股寧德時代 (3750) 和恆瑞醫藥 (1276) 的H股相繼在港上市後,截至昨日收市未見有其他正在招股的新股,而將於5月30日上市的手回集團 (2621),孖展認購逾835倍,凍資逾164億港元,較上述兩股IPO分別凍資約1,188億和2,200億元見明顯差距。港股在缺乏新的IPO大規模凍資加持,港股投資熱情轉淡,相信也是恆指近期上揚乏力原因之一。
資料來源:谷歌搜尋器
不得不察近期港匯走勢,在5月上旬多次觸及7.75的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多次承接美元沽盤後,如今不足一個月處近7.84,要知道7.85將觸及弱方兌換保證,金管局便要轉接港元沽盤。從港匯極強轉為如此走向極弱,亦是恆指上揚乏力原因。考慮到今日 (5月29日) 期結,恆指重上23,600點或以上機會不大。預期目前至下週6月開局,就算市場突然見利好消息,恆指依然無法企穩在23,800點之上,暫看波幅區間介乎23,000至23,800點。留心若大市成交額連續三日或以上處於2,000億元以下,要有恆指未能守住二萬三關口的心理準備。
聶振邦(聶Sir)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