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指經歷4月23至30日超過一週在22,000點水平的膠著「悶局」後,最終在5月首個交易日 (5月2日) 見突破,大升超過380點,收報22,504點,近乎全日高位22,532點。本周二 (5月6日) 再下一城,升近160點,收報22,662點,高於4月3日低位22,638點,意味著4月3及7日之間接近1,600點的下跌大裂口,隨著恆指收高於裂口頂部,已是成功回補裂口。參考4月3日收報22,849點,較22,662點高出不到190點,距離全然消化美國對中國實施「對等關稅」消息於港股的衝擊,僅一步之遙。
終見人行降準減息
昨日 (5月7日) 港股再有利好消息刺激,先是中美均表示本周五雙方在瑞士就貿易關係展開會談;繼而港股開市前人民銀行宣佈降準0.5個百分點 (與過去兩次幅度相同),以及下調政策利率0.1個百分點。此乃去年9月24日後,再度宣佈降準減息,事隔超過七個月,而從2021年起每年均見降準兩次,自2022年起是上、下半年各進行一次,相信今年也是如此,較有可能於11月或之後再有一次。人行表示今次降準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人民幣,連同貿易會談消息,昨日恆指高開逾500點,並於開市首分鐘高見23,197點,升幅擴大至近535點。
資料來源:人民銀行
美國難定減息路徑
事實上,自4月7日受「對等關稅」消息衝擊以來,港股市場未見重大利好消息出現;但於4月8日起港股走勢上則持續見修復失地,認為除了受惠於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憂慮,資金離開美股轉投其他股市;本身港股估值吸引,截至今年4月底恆指為11.20倍;標指則為27.80倍。市場一直認為美國「關稅戰」不具長期維持條件,皆因首當其衝受害者是美國人,要面對高昂物價成本。高通脹風險亦令聯儲局難以制定減息路徑,目前預期5月議息結果維持利息不變機率約96%;6月繼續不變機率也約70%。
港匯強利港股後市
另可留意美國時間自5月2日以來,港元連番觸發強方兌換保證,截至5月7日已四度承接美元沽盤,向市場注資合共近1,300億港元,於5月8日金管局的銀行體系總結餘增至1,741億港元。上回觸發強方兌換保證已在2020年10月28日,代表事隔逾四年半後,港匯再度顯著走強。預期今年餘下日子港股IPO市場續看好,繼5月2日滬上阿姨 (2589) 截止認購,孖展超購逾3,400倍,凍資逾940億港元;杭州六小龍之一的群核科技,以及大型A股寧德時代有望於第二季在港上市,反映港匯仍有走強空間,提供港股續升動力。
資料來源:富途牛牛
雖港股後市仍可看好,不過短期有整固可能,畢竟從4月29日計起恆指見五連升,另見50天移動平均線於22,800點,乘著上述兩大利好消息,理應具備企穩在22,800點之上條件。不過昨日開市後升幅持續收窄,上午收報22,773點,僅升111點,較開市時最多升近535點,見顯著落差。昨早在上午11:15起22,800點告失守,認為今明兩日恆指收於何處關鍵。最理想是同見收高於23,000點,其次是同見收高於22,800點;不然若繼續受制於22,800點,則要有22,000至22,800點之間整固的心理準備。
聶振邦(聶Sir)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