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6月26日至7月7日,歷時七個交易日,恆指於其中六日見跌。升市的一日(7月2日)見陰燭後,周二(7月8日)迎來反彈260點,收報24,148點。不過昨日轉跌255點,將之前升幅幾乎全部消化,收報23,892點,令二萬四關口得而復失。至於與移動平均線互動,於7月4日恆指收低於10天線,至於與移動平均線的互動,恆指於7月4日收低於10天線,至今一直受制。20天線在同日失守,7月8日曾上破收市,但昨日與二萬四關口一樣,同是得而復失。論到20天線,認為從3月25日至今接近三個半月,期內走勢與恆指互動有不俗參考性。
20天線成近期支持阻力重要參考
3月25日恆指收低於20天線,此乃值得留意的日子,皆因從1月20日至3月20日歷時超過兩個月,恆指均收高於此線,反映屬較強支持位。而於3月24日經歷此線失而復得後,3月25日為正式跌破的日子,至4月22日接近一個月,均受制於此線,由早前的較強支持位,變成較強阻力位。至於從4月23日至昨日超過一個半月,未嘗見超過三日收低於此線。繼6月19至23日為三日收低後,7月4至9日共四個交易日,其中三日收低,包括昨日,恆指收市位和20天線分別在23,892和23,999點,相距逾100點。
資料來源:阿思達克財經網
十星字抗衡沽壓暫見已發揮作用
按上述1月20日至3月20日的20天線位置邏輯而言,從4月23日至7月9日亦是較長日子處於20天線上,視為較強支持位同樣適用。倘於今明兩日恆指均收低於此線,便是從7月4日計起共六個交易日,其中五日都失守20天線。屆時應有心理準備,此線可能從較強支持位變成較強阻力位。早於7月7日發佈市評文章,命題下半部寫到「十星字出現冀抗衡沽壓」,所指的是7月4日恆指的陰陽燭形態。當日收報23,916點,相對昨收23,892點,相距僅20餘點,視為已發揮作用抗衡沽壓。
留心港匯若續弱將再拖港股後腿
前文表示6月23和24日恆指見上升裂口,介乎23,689至23,832點,認為倘若二萬四關失守,23,800點水平可望有支持。不過由於港匯續弱,若7月7日未見重上24,000點或以上收市,應有本週23,800點亦告失守的心理準備,畢竟上周五7月4日曾低見23,690點,接近上述裂口底部,理應算是完成回補裂口。實則7月7日未見重上24,000點或以上收市,當日收報23,887點,微跌28點。繼而翌日收報24,148點,只是遲了一天達標。故此目前於「23,800點水平可望有支持」的看法仍然成立。
不過在恆指昨收23,892點,距離23,800點不足100點,加上20天線變成較強阻力位的風險在提高,港股後市實不容掉以輕心。昨日跌市錄得大市成交金額約2,339億港元,較前日升市錄得約2,133億元多出近一成。這反映有意在港股高水平沽貨的投資者漸增。另可留意昨日截至下午5:00,彭博終端機顯示港匯報7.85000,正是觸及弱方兌換保證的位置。故不排除不久金管局又要接港元沽盤,將令港股沽壓增強。前文結尾觀點「當跌破23,800點後,相信要落到23,000至23,200點之間才可望有支持」現時仍然適用。
資料來源:彭博
聶振邦(聶Sir)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