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指暫見三連升 (8月4至6日),其中周二面對港股全日交易時段,香港都發出「黑色暴雨」的惡劣天氣下,大市成交金額仍近2,300億港元,僅較周一約2,347億元略低,加上當日恆指升近170點,收高於24,900點,價量表現同見驚喜,相信是周一美股大升,道指升近590點 (升幅1.34%),納指更升逾1.95%所帶動。正因如此,面對周二美股回吐,昨日港股欠方向,恆指在上午一度衝上25,002點,為7月31日以來最高,之後上揚乏力,於24,900點水平上落,最終僅升8點,收報24,910點,大市成交額減至約2,152億元,是7月15日以來最低。
金管局九度接港元沽盤
周一 (8月4日) 發佈市評文章時表示,港匯再度觸及弱方兌換保證,於7月31日港股開市前和8月1日港股收市後,金管局兩度又要接港元沽盤。從6月26日計起,約一個月已八度接盤 (令銀行體系結餘降至790.20億港元)。其中向壞方面解讀,不排除港匯仍有走弱可能,倘再觸及弱方兌換保證,港股要進一步「捱沽」。而前文發佈僅一日後,港匯的確又一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,於8月5日港股開市前金管局第九次接盤,令銀行體系結餘降至724.61億元,較5月初觸發強方兌換保證前,銀行體系結餘為446.11億元,差距收窄至278.50億元。
資料來源:財經M平方
五月流入熱錢減近八成
從上述觸發強方兌換保證前,銀行體系結餘為446.11億港元,至6月3日高見1,764.46億元,不足一個月增加1,318.35億元,市場解讀為大量「熱錢」流入香港。而1,764.46億元相對8月6日降至724.61億元,約兩個月減少1,038.55億元,意味著上述「熱錢」經已減少近79%。早前於5月2日晚上港匯自2020年10月28日以來首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,金管局要接美元沽盤。當日恆指收報22,504點,現於24,910點較之高出超過2,400點;倘若上述銀行體系結餘差距不足280.00億元亦告蒸發,預期恆指要由現水平回落千點並不為過。
美匯強金管局恐再接盤
目前有著金管局九度接盤加持,港匯依然聞風不動,維持在7.85000水平;而美匯指數從7月28日至今收市位均於98.600以上,更於7月31日曾突破100大關,收報100.053。倘若美匯短期未見回落至98.000以下,於本月餘下日子金管局無可避免要續接港元沽盤,並且極有可能是兩次或以上,屆時港匯續弱重新成為港股被「拖後腿」因素。目前恆指連續兩日收高於20天移動平均線,不見得後市就可感樂觀,昨日此線處於24,881點,恆指收於24,910點僅高不足30點,談不上已穩企在此線之上。
資料來源:富途牛牛
恆指從7月29日至8月1日見四連跌,累跌超過1,050點,如今則見三連升,累升只是略多於400點,反彈還不到四成。另可留意三連升之時錄得大市成交額三連跌,出現「價升量縮」形態,初步見後市上揚乏力。暫時五大重權股只有第二大的匯豐控股 (0005) 已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,連續兩季盈利倒退,分別是31.93%和28.50%。而最大的騰訊控股 (0700) 則要下周三 (8月13日) 才公佈業績,預期每股盈利增長9.35%,低於首季的15.96%,相信同樣難為恆指提供上揚動力。本週完結時恆指若能收高於25,000點當然理想;不過在三連升後其實回落機會較大,反倒應留心能否守住24,500點。
聶振邦 (聶Sir)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