暫見10月開局港股表現理性,有別於去年10月2日恆指大升逾1,300點,上周四僅升約430點。無獨有偶,去年和今年10月第二個交易日同見跌市,分別較前一天回吐約1/4和1/3。去年內地「十‧一黃金週」假期結束前,港股在10月經歷四個交易日 (10月2至7日),於去年10月7日高見23,241點,較9月30日收報21,133點,最多累升逾2,100點;故此上述逾1,300點,意味著去年10月首個交易日升幅貢獻逾六成二。從今年10月首兩個交易日恆指表現,筆者認為內地「十‧一黃金週」假期結束前出現像去年10月首四個交易日般猛漲逾2,000點機會微,所以像去年長假後首個交易日 (10月8日) 般恆指跌逾2,100點的風險銳減。
暫看十一長假後港股沽壓不大
目前維持10月2日開市前發佈市評文章的觀點不變,大家繼續應對10月港股轉跌風險有所防範。前文寫到認為恆指走勢未必像去年10月上旬衝高後才展開跌勢,就著今年10月首兩交易日恆指表現,初步反映未必衝高的預期正確。本文開首以「10月開局港股表現理性」作描述,其實除了以「價」而言,「量」亦見表現理性,相對去年10月2日大市成交金額約4,340億港元,今年10月2日則約2,225億元,只是去年約一半水平。去年10月3日約3,103億元,今年同日約1,348億元,為去年的不足四成半交投。由此推斷未來兩個交易日 (10月6及8日) 交投同是遠低於去年同期的,令10月9日 (長假後首個交易日) 港股沽壓銳減。
港股若見跌預期有秩序地移動
要知道去年10月短短首四個交易日大市成交額累計逾13,000億元,長假期間不少內地投資者惟恐「執輸」,紛紛來港開辦證券戶口。今年長假結束前10月亦有四個交易日,面對首兩交易日合計交投已不及去年同期一半,故不排除四日累計成交額將低於7,000億元。這意味著就算本週港股走勢偏軟,亦傾向是有秩序地下跌,大家不難把握於有利位置離場時機。當然,大家可繼續參考前文建議,見到連續兩天恆指收低於26,500點,可先從跑輸大市持股著手減持。以上周五收報27,140點計起,相對26,500點差距逾600點,或嫌回調幅度偏大才出手太遲,謹慎投資者可見連續兩天收低於26,800點後便行動。
現時市場較大變數應是美國聯邦政府「停擺」動向,上周五為停擺第三日,提供聯邦資金的短期撥款議案,在參議院表決再次不獲通過,由於週末不會安排表決,因此停擺將至少持續至下週。目前大批聯邦偏員被逼無薪休假,並且國防部亦有超過33萬員工被迫休假,白宮同時宣佈將會擱置芝加哥一項逾20億美元基建項目;以及多項經濟數據發佈日期要押後。其中本於上周五公佈的非農數據,暫推遲至本周五 (10月10日) 公佈;但若停擺持續,數據公佈將要進一步推遲。要是停擺本週未能結束,肯定對環球投資情緒帶來負面影響,畢竟停擺會拖慢美國經濟活動,令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風險增加。倘於本周二短期撥款議案仍未獲通過,周三港股下跌機會大,屆時應留意恆指能否守住26,500點。
資料來源:香港電台
聶振邦(聶Sir)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